在11月17日舉辦的2017《財經》年會上,中國光大銀行與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對外聯合發布了《環境,稅收與企業發展》研究報告。報告提出,宜兼顧環境和經濟紅利,完善環境保護稅收體系。
中國經濟在高速增長的同時,粗放型的發展方式也給自然環境與資源保護帶來了嚴峻考驗。為此,國家從宏觀調控的角度采取多種措施引導企業和消費者行為。稅收作為我國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開始在環境保護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報告旨在通過借鑒國際經驗,結合中國現有的經濟理論,采用規范分析、文獻研究和實證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消費稅、環境稅、企業所得稅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的環保效應進行探討和研究,以分析我國環保稅收制度并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
報告指出,隨著人們環保意識不斷提高,我國對環境保護的力度不斷加大,完善我國環保稅收體系刻不容緩。完善我國環保稅收體系,尤其是環境稅稅制的設計與完善,不僅有利于環境友好型企業迅速發展,逐漸淘汰以污染環境為代價發展的粗放型企業,而且能夠促進我國企業加強環境保護意識。報告強調,為了生存發展和享受政策優惠,中小企業應積極響應環保政策,采取更新設備、改進生產技術等一系列措施,減少污染排放,從而進一步改善我國環境質量。最終達到促進我國產業整合,引導企業向環保型、集約型方向發展,同時保持經濟增長與保護環境的目的。
中國光大銀行執行董事、副行長李杰女士做了主旨演講。李杰女士表示,在實踐方面,光大集團及光大銀行一直以來都致力于支持我國的環保事業,截至目前,已在中國10多個省份、50多個城市以及境外投資支持運行超過100個環保及新能源項目,在亞洲乃至國際環保界具有相當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企業服務方面,光大銀行也將通過不斷強化自身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和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關注公益事業,努力做到企業發展和社會責任的平衡。(通訊員 樓蓉 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