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湘波參與了關山月美術館最早期的籌建, 盡心盡力地跑工地、要經費、寫材料。在籌建關山月美術館的過程中,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都過來這里交流,當時關館的建設規模很大,大家都很激動。
經歷了25年的風雨,坐落在蓮花山畔的關山月美術館,不斷深化 與深圳城市文化的內在聯系。它不僅是一座美術館,也 與這座城市的文化與脈搏息息相關。正如陳湘波所說:“ 一個美術館,不能把自己跟社會、跟時代割裂開,一定要融入這個城市,并服務于城市的發展。”
1999 年是建國50周年,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首次主辦藝術設計展,就是由深圳關山月美術館承辦。2003年,深圳提出打造“設計之都”, 關山月美術館 鮮明 提出把“當代設計藝術研究和展覽”作為關山月美術館的一個學術品牌。 2012年,由文化部與深圳市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設計大展”落地深圳,關山月美術館是主要承辦策展單位。此后,關山月美術館還相繼主辦了“第十一屆全國美展藝術設計展 ”“ 平面設計在中國雙年展 ”等多場國家級設計大展,為深圳建設“設計之都” 發揮了重要作用 。陳湘波說:“我認為,設計是現代城市文化的一個很重要抓手。我們吃穿住行所用的東西都跟設計有關,設計在現代城市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隨著數字化、信息化的發展,藝術的媒介也變得百花齊放。陳湘波在這方面 有著自己的思考 :“深圳是科技之城,關山月美術館必然也要在這方面有所探索。”早在2000年,關山月美術館便開始探索數字藝術在美術館的應用,數字美術館也即將在今年落成。今年3到4月份, 關山月美術館 展出了陳湘波的作品《荷·晚暉》,細膩唯美的工筆畫與數字技術相結合,用科技展示藝術之美,栩栩如生的荷花在如夢如幻的光影中一開一合,美輪美奐。
今年是關山月美術館建館25周年,陳湘波百感交集地道:“我在美術館工作的這些年,是中國美術館事業發展最好的年代之一 ,也是深圳美術館的繁榮發展期,我有幸參與倍感榮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