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4月22日訊(記者 王茜)為加強跨學科區域課堂教學研討與交流,充分發揮跨區域名師專家工作室的示范引領作用,近日,2025年大鵬新區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聯合研修暨省“粵派名師”張燕、戴智名師工作室交流活動舉辦。
本次活動圍繞三節現場研討課例展開。張燕名師工作室成員、大鵬新區外國語小學老師羅文靜帶來京劇課程《都有一顆紅亮的心》。本堂京劇課以現代京劇經典唱段為載體,深度融合“唱、念、做、打”四項基本功,通過多維度藝術實踐引導學生感知京劇藝術的獨特魅力。
戴智名教師工作室成員、福田區梅麗小學兩位老師張惠婷、劉濤執教的雙師課堂“AI音樂之旅”:《杜鵑圓舞曲》。兩位老師在工作室提出的SECG教學模式的雙師課堂中,以AI技術深度賦能《杜鵑圓舞曲》的教學。兩位老師借助AI模擬布谷鳥叫聲,迅速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AI生成的舞臺為學生提供表演空間,并通過AI技術讓作曲家“穿越時空”與學生互動問答,拓展了音樂知識。這一創新教學模式,全方位提升了學生的音樂素養,讓音樂課堂充滿活力,受到了與會專家領導的高度贊賞。
戴智教育科研專家工作室成員、福田區福華小學老師劉琴、福田區西交利物浦大學基礎教育集團外國語學校老師溫育霖帶來的跨學科雙師課堂——《凄凄離別意,今宵別夢寒——送別群詩唱讀》一課,該課例打破原教學設計進行重組,嘗試雙師詩音畫AI賦能創新教學,通過以學生實踐、體驗、表達為主的探索性學習,注重教學中的情景化,注重音樂與語文在教學的預設和生成中深度融合、使知識點與情感線相得益彰、從而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
深圳市大鵬新區音樂教研員、張燕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張燕對活動進行點評,她表示,四位來自戴智名師專家工作室的教學名師兩兩結對,攜手合作,巧妙借助AI技術的強大賦能,共同打造出了高效且極具創新性的新課堂。這是戴智所帶領團隊在教育創新領域一次極具意義的勇敢嘗試,它成功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諸多局限,實現了教師資源的優化整合,為學生們的全面發展開辟了更為廣闊的天地,提供了更多元、更豐富的學習機會。(本文圖片由學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