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4月30日訊(記者 劉夢婷)4月29日,中國破傷風防治示范“十百千”項目深圳啟動會在寶安舉行。項目旨在推動深圳破傷風防治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精準化。
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會長趙曉東、寶安區人民醫院(集團)副院長陳繼紅、寶安人民醫院急診學科帶頭人張文武、寶安區中心醫院副院長梁錦峰、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院急診外科及院前急救科主任鄧哲、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單愛軍、深圳大學總醫院急診科主任韓偉、寶安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竇清理,以及來自深圳市第四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南山區人民醫院、龍華區人民醫院、鹽田區人民醫院的急診醫學專家齊聚一堂,就破傷風防治相關議題進行深入交流,共話破傷風防治和急診醫學學科發展。
據了解,破傷風是一種極為嚴重的潛在致命性疾病。
破傷風桿菌的致病的因素是痙攣毒素,痙攣毒素是目前是已知的毒力最強的毒素之一,持續性的進展,可能就會導致窒息甚至死亡。破傷風潛伏期一般為3-21天,多數在10天左右,且潛伏期越短,患者預后越差。破傷風桿菌一般存在于糞便、污染的泥土、鐵銹中。如果外傷后創面大、傷口較深,或是接觸過鐵銹、泥土等污染物,需要高度警惕、防范感染。
寶安區人民醫院(集團)副院長陳繼紅表示,此次會議搭建了專業的交流互動平臺,急診醫學大咖的現場分享討論,也將助推醫院急診醫學科的高質量發展,為寶安乃至深圳的老百姓健康守護提供助力。
啟動會現場,趙曉東教授就《破傷風防治示范“十百千”項目介紹介紹與工作部署》進行分享,從破傷風的發病和預防機制、國家防治政策、醫療機構相關學科發展和醫務人員培訓及診療規范等方面進行全面分享。
據介紹,“十”即“用十年時間”針對破傷規范化培訓;“百”即在全國建成百個“破傷風救治培訓基地”;“千”即在全國建成千個“破傷風預防規范門診”。
談及“十百千”項目的意義,趙曉東教授表示,項目將對提升急診服務能力、探索醫防融合、提升急診軟硬件實力、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等方面起到極大的助力作用。
他特別提出,急診科是外傷患者就診的首診科室, “十百千”工程將有效提高急診醫療服務能力,規范診斷治療流程、減少漏診誤診、特別是危重患者救治為患者提供更優質服務。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單愛軍教授現場就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非新生兒破傷風診療規范(2024年版)》進行解讀。根據已有的臨床估算數據顯示,破傷風如果發作后,不進行醫療干預,病死率接近100%。“破傷風的防控和每個人息息相關”,他表示。
寶安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竇清理則從《破傷風主、被動免疫管理》方面進行分享。他介紹道,破傷風免疫治療包括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主動免疫用于預防破傷風,通過接種疫苗,激活機體的免疫系統的免疫記憶;被動免疫則用于破傷風暴露后或已出現破傷風臨床癥狀時,迅速提供抗體來中和毒素,起到即時的保護作用。“臨床上,通常會結合使用,確保在暴露或感染的情況下既有長遠的預防,又能迅速控制癥狀”。
此外,現場與會專家還就“針對破傷風防治示范‘十百千’項目探討”“抗破傷風單抗的優勢患者人群以及應用趨勢”“破傷風規范化診療路徑的實施(包括局部處理、抗生素的使用、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管理、處方管理等)”等主題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