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7月19日訊(記者 朱琳)7月18日,在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深圳市人才工作局、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的指導下,由深圳市金融科技協會、深圳大學金融科技學院主辦,深港澳金融科技師國際認證中心承辦的2025灣區(深圳)數字金融夏令營閉營儀式在香港圓滿落幕。活動獲得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中國人壽保險(海外)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
2025灣區(深圳)數字金融夏令營閉營儀式現場
深港兩地有關部門代表出席。深港兩地金融機構代表、科技企業代表、金融科技協會代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香港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香港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梨花女子學院等國內外知名高校代表與夏令營營員超60人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數字金融領域深港合作、國際化人才培育及產業生態創新的豐碩成果。
生態賦能 政企學社共繪創新藍圖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在視頻致辭中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金融科技生態成熟,已集聚超1100家金融科技企業,業務涵蓋虛擬銀行、虛擬保險、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等多領域。為推動大灣區人才共育,自2023年起,港方推出“灣區專上學生金融科技雙向實習計劃”,并與深港澳金融科技師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動金融科技人才培養與發展。
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長朱江表示,深圳正全力打造全球產業金融中心,支持金融科技企業“出海”拓展國際市場。深港金融科技服務基地(香港)的揭牌、深港澳金融科技師國際認證中心落地數碼港,以及國際金科學堂的成立,標志著兩地人才生態建設邁入系統化、國際化新階段。這些舉措不僅為金融科技人才鋪設了全球成長通道,更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構建起“人才引育-技術創新-產業出海”的閉環生態。
中國人壽保險(海外)股份有限公司金科中心副總經理黃曉彬表示,金融科技正在重塑全球金融生態,而人才是這場變革的基石。他表示,青年人才應具備掌握核心技術的硬實力、防范化解風險的底線思維能力以及具備跨越文化差異的融合視野,這也是大灣區金融科技走向世界的重要支撐。中國人壽海外將繼續深化校企合作,提供實習資源,支持技術應用落地,探索科技與保險的跨界創新,讓數字金融惠及更多群體。
香港數碼港金融科技總監、香港金融科技協會董事嚴滌宇介紹,香港數碼港營造了活力的科創生態圈,其2200家社群企業中,金融科技企業超430家,形成“獨角獸+持牌機構”的集聚效應,為人才實踐提供了豐富場景。數碼港將繼續協同深圳市金融科技協會培育行業人才,為深港兩地金融科技發展貢獻力量。同時,發揮香港的區位優勢和數碼港的社群優勢,通過深港金融科技服務基地(香港),更好地協助更多灣區企業在港展業,并拓展海外東南亞及中東等具有潛力的市場。
多方協同 構建國際化金融科技人才生態共同體
會上,深港金融科技服務基地(香港)正式揭牌,標志著深港金融科技合作邁入新階段。同時,深港澳金融科技師國際認證中心落地香港數碼港,成為推動金融科技人才國際化培養的重要平臺。此外,人才共育合作成果豐碩: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澳門青年發展服務中心與深圳市金融科技協會、深港澳金融科技師國際認證中心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金融科技人才培養。不僅如此,加拿大家辦和加拿大皇家路大學也與深港澳金融科技師國際認證中心簽署了合作協議,并加入深港澳金融科技師簡易認證體系,這是深港澳金融科技師歷史上首次跨國聯動,為國際化人才培養開辟了新路徑。
深港金融科技服務基地(香港)揭牌
共同見證深港澳金融科技師國際認證中心落地香港數碼港
見證“國際金科學堂”發布
中國電信金融BG與深港澳金融科技師國際認證中心還聯合發布了“國際金科學堂”品牌,得到了香港投資推廣署、香港中國金融協會、香港銀行學會、香港金融科技協會、中國人壽海外、工銀亞洲、中信建投國際的支持。國際金科學堂將涵蓋人才培訓、考試認證等系列活動,以AI領學、案例帶學、證書促學,打造“學-考-用”深度閉環,解決金科人才體系化培育痛點。
實踐錘煉 沉浸式培養金科復合型先鋒
本屆夏令營組織了十余所國內外知名高校近50名優秀學子,走進前海夢工廠、深圳證券交易所、博時基金、中國人壽(海外)總部、香港數碼港等機構進行參訪學習,并鼓勵學員以KOL視角創作VLOG記錄為期4天的成長歷程。閉營儀式為VLOG優秀作品獎、最具影響力獎、最佳創意獎獲獎學生,以及15名“優秀營員”頒獎。
2025灣區(深圳)數字金融夏令營合影
深圳大學金融科技學院副院長祁涵在閉營辭中希望同學們以此次夏令營為起點,繼續探索金融科技前沿,為行業發展貢獻青春力量。學生代表表示,通過此次夏令營深刻感受到深港“雙城記”的協同魅力,這不僅是一次知識與實踐的碰撞,更是一場視野與格局的升華,未來將以“雙城”思維甚至全球視野來規劃職業路徑,為行業發展增添動力。(以上圖片由深圳市金融科技協會提供 授權給深圳新聞網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