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7月30日訊(記者 湯莎)7月30日,深圳統計局發布2025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深圳GDP達18322.26億元,同比增長5.1%,在全國31個省市地區中表現突出。這一成績既彰顯了深圳經濟的強勁韌性,也透露出其在新經濟賽道上的獨特優勢,延續了一貫的優質發展態勢。
三流涌動,信心持續回升
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3%,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增速均比一季度加快0.1個百分點。社消同比增長3.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1%。
不僅如此,經濟復蘇的信號還藏在了這些數據中。
上半年,深圳地鐵全網日均客流量超860萬人次,增長8.1%;口岸出入境人員超1.3 億人次,增長16.2%;機場旅客吞吐量增長10.9%。街頭巷尾人潮涌動,城市的活力正撲面而來。
上半年,外籍人員在深非現金支付交易118.10億元,韓國、美國、新加坡為深圳貢獻了近三成入境消費額。深圳在消費創新領域表現突出,南山區與奈雪的茶等多個案例名利雙收,入選商務部“IP + 消費”典型案例。“五一” 期間,前海管理局、南山區等聯合打造的五大 “出海游” 文旅消費場景廣受歡迎,港澳居民跨境出行熱情高漲,K11四天日均客流量破15萬人次……這些數據正展現出深圳作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強大吸引力,消費能級的提升正推動城市向更高格局邁進。
海陸空貨運高效能,深圳物流樞紐地位再強化。上半年,深圳機場貨郵吞吐量98.3萬噸,增長14.1%;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723.3萬標箱,增長10.8%。鹽田港東作業區建設進展順利,1 號、2 號泊位碼頭主體已完工,作為國家 “十四五” 規劃和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工程,將大幅提升深圳港吞吐能力。
深圳市跨境電商協會透露,深圳港跨境電商快線把智能家居產品直運美國洛杉磯,時效縮至12天,成本下降15%。
營商環境提升,企業用腳投票。上半年,深圳市場主體增長迅猛,全市新設企業17萬戶,增長13.7%,外資企業更是增長51.5%。
外貿回穩 新賽道彰顯獨特優勢
在全國31個省市經濟增速排名中,深圳5.1%的增長率位居中上游。與傳統經濟強市相比,深圳在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領域的發展始終走在前列,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
上半年,全市進出口總額21675.45億元,雖然同比下降1.1%,但降幅收窄。值得關注的是6月單月外貿數據:深圳對美出口379.1億元,增長3.9%,帶動全市進出口增長2.6%,外貿回暖勢頭明顯。
深圳民營企業在高技術產品出口上表現相當亮眼,上半年出口1798.6億元,同比增長16%。雷鳥創新的新一代分體式 AR 眼鏡,在亞馬遜平臺的美、加、日等市場份額領先,銷量同比增長400%以上;深圳市銀星智能科技借全球智能家居需求升溫,調整策略后上半年出口增長30%。這些企業的成功,正展現出深圳民營企業在全球市場的頑強競爭力與鮮活創新力。
此外,得益于股市上漲帶動證券交易額增長,金融業迎來10.9%的增長。房地產業增長3.5%,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13.2%。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2.3%、9.4%、7.5%。
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0.9%,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5.1%,這一數據反映出房地產市場的調整仍在持續,對整體投資增速形成了一定拖累。但在基礎設施、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領域投資均呈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側面反映出深圳在持續努力完善城市功能、推動產業升級方面的成效,這些行業的投資增長也為深圳經濟的長遠發展注入了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