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8月2日訊(記者 范洋航 劉惠敏 翁瑞峰 李豫軍)生物科技產業是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支柱,其研發與生產過程的環境管理,特別是實驗室廢物、廢水、廢氣以及生物安全等環節的規范化,直接關系到生態環境安全和公共健康。
為推動高科技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落實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的要求,7月31日,深圳新聞網聯合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執法監督處、鹽田管理局共同開展“生態圳行動”執法直播,對位于鹽田區的深圳華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智造”)新建實驗室項目環保規范化情況進行現場檢查。記者將直擊檢查一線,了解高科技企業在環保合規方面的實踐與挑戰。
華大智造作為全球領先的基因測序設備制造商,涉及研發實驗室、精密儀器制造等環節。與傳統的制造業相比,這類高科技生物企業在生產運營過程中,會產生包括但不限于實驗室廢物(例如HW49類沾染危險化學品的固體廢物、HW06清洗廢液及廢有機溶劑)以及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少量有機廢氣。
根據相關要求,本次檢查,執法人員主要對建設項目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后所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跟蹤檢查,同時對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情況、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情況、環境保護行政許可執行情況等開展現場檢查。執法人員將通過查閱檢查企業環評報告,排污許可登記情況,危險廢物處置協議等,進行環保評估,并現場檢查企業危險廢物貯存間規范性,廢氣排放口規范性,使用便攜式VOCs檢測儀對廢氣排放口進行檢測,大致評估廢氣是否達標排放。
通過臺賬我們能看到,企業為了確保環境保護與企業可持續發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防控潛在的環保風險。首先,在化學品原輔材料的使用和儲存環節,公司嚴格遵守相關規定,確保所有操作均符合安全標準,以減少泄漏和其他事故的風險。其次,針對污染防治設施(如廢氣治理設施),公司不僅定期檢查維護,還制定了應急預案,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確保設施能夠穩定運行,污染物達標排放。
此次檢查的項目為“在建設項目環保‘三同時(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在參觀實驗室的過程中,執法人員全程手持便攜式Voc檢測儀進行檢查,儀器顯示數值均在標準內。
在企業實驗室的廢氣排放口,執法人員請來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的檢測人員對企業的廢氣排放進行檢測。企業相關人員介紹,這個是企業的一號排放口,日常企業也會自行進行檢測,最近一期報告出具時間為7月4日。初步檢測,廢氣排放符合標準。
在企業的危險廢物貯存間,我們也能看到相關標識規范張貼,危險廢物擺放符合標準。企業相關人員介紹,對于危險廢物管理,華大智造在各生產單位設置了危廢暫存間,并安排專人負責收集和管理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廢棄物。這些廢棄物將由具備相應資質的第三方環保公司進行合規處置,形成一個完整的處理閉環,確保從產生到處理的每一個環節都得到有效監控。
“作為鹽田區高科技研發制造類的龍頭企業之一,華大智造環保治理設施整體較為規范。”執法人員表示。記者了解到,華大智造對危險廢物和化學品的管理,建立了專業的環境、健康和安全管理團隊,負責制定并執行相關的指導方針和目標,確保所有操作符合規定,并定期進行環保培訓,提升員工的環境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
企業相關人員介紹,華大智造始終秉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企業運營及產品設計中積極采取措施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保護生態平衡。公司的環保舉措覆蓋了從辦公到生產的各個環節,并在多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總體來說,華大智造對于在建設項目環保“三同時”的方案、措施相對來說是較為規范的。經過執法人員的評估,項目涉及的VOCs、酸堿廢氣、實驗室廢液危險廢物、危險化學品等產生環節、排放量及潛在環境影響總體較好,其建設和生產運營活動符合環保法律法規,污染物達標排放。在檢查的同時,執法人員也發出倡議,企業在日常的生產作業中,應遵循《排污許可管理辦法》內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廢氣、廢水的合理處置;對于涉及生物醫藥相關的企業,根據生產和研發工藝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廢物,應對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5年版)》和《醫療廢物分類目錄》,屬于醫療廢物的,按照醫療廢物要求貯存與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