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19年12月10日訊 12月8日,由《中國企業家》雜志社主辦的2019(第十八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在北京舉行。大會邀請千余位行業領軍和經濟學者圍繞當下“硬核創新”、“精準扶貧”、“高質量發展”等重要命題,展開了深度探討。格力電器董明珠、新希望集團劉永好、泰康保險創始人陳東升、萬科創始人王石等企業領袖發表演講。
創新與實干是新時代的企業責任的核心
未來,中國企業面臨著內部外部的雙重考驗,既有科技革命帶來全球經濟趨勢變化,又有中國經濟的快速轉型升級下的高質量發展需求。“企業家的使命是要把企業做好,每個企業都是一個健康的細胞,國家就能強大。”董明珠認為,企業家在新時代的使命,是要讓更多人富裕起來的同時成為中國制造的創造者,而企業想要助力國家經濟發展,實現強國之夢,要堅持夢想、創新與實干,不僅要構建核心競爭力、還要耐得住寂寞,腳踏實地。
地方企業是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
優秀地方企業在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刻有著重要的支柱作用。廣西丹泉集團董事長吳榮全作為地方實業的杰出代表談到,“走進‘強起來’的時代,企業在發展深水區中無巧可取,一要做難,二要做遠。”吳榮全認為,企業發展與當地民生狀態息息相關,企業助力脫貧攻堅更要因地制宜。據了解,丹泉酒業結合當地生態,以“公司+景區+合作社+農戶”模式打通農耕、制酒、旅游等產業,搭建農、工、商的一體鏈條,促進土地流轉和就業,已經幫助數萬名包括瑤族等少數民族在內的貧困農民解決了就業和住房問題。
實業轉型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點
經濟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張小影表示,中國經濟正在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轉型,企業是高質量發展的主體。她講到:“在中國,實體經濟任何時候都是最重要的根基,企業家要心無旁鶩地創新、創造,踏踏實實地抓好轉型升級。”新希望集團劉永好認為,傳統企業在新時代的轉型要專注做到“新”與“好”。他介紹到,新希望在農業領域,一方面借助新型的科技、機制、人才是為企業帶來創新、推動轉型;一方面關注生態、大健康、物流等新賽道,承擔扶貧在內的新責任,幫助養豬戶養好、賣好,幫助消費者運好、買好。近期,新希望已公布投入90億元新建9個養豬場,踐行新好養豬模式。(聶向東)